正文
今年上半年济南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24.4亿元 居全省首位
9月23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2025年质量强市建设的有关情况。济南推动建筑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擦亮“齐鲁建造”品牌,省级BIM示范项目数量全省领先。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24.4亿元,居全省首位。
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
2025年以来,济南市深入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系统推进各领域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城市发展质量竞争力。
在提升产品质量上,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管控,推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创新建立“快检+快处”工作机制,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69%。持续优化农产品品质,上半年新增全国绿色食品认证37个,3个产品入选“鲁绿优品”名录,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食安济南”建设,加快构建“预防为主、快速反应”治理体系。全市主要农产品和食品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
在提升产业质量上,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全市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瞪羚企业总数突破8500家,居全省首位。积极融入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强化产业链质量协同提升,持续推进软件信息、平阴玫瑰等省级质量强链试点。打造品牌矩阵,坚持标杆引领,全市共获省长质量奖26个、“好品山东”66个,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
在提升工程质量上,推动建筑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擦亮“齐鲁建造”品牌,省级BIM示范项目数量全省领先。上半年,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24.4亿元,居全省首位。加强交通工程质量管控,推行“超前服务”监督模式,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覆盖质量监督,严控关键环节质量风险。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突破关键质量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将创新体系建设作为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强化科技攻关、标准引领与政策支持,为质量强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质量技术。今年以来,全市申报2025年度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48项,市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82%,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718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165家。1-8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9965件,居全省第一;截至8月底,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1.9件,同比增长17.5%。
另一方面,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试点,今年成功获批1个国家标准验证点,实现零的突破。在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及循环利用等领域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58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新发布国家标准244项、行业标准31项、省级地方标准72项。在强化政策支持、激发质量创新方面,济南持续优化政策与资金供给,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市级“揭榜挂帅”项目90%以上由企业牵头。
此外,在推动质量共享、提升民生获得感方面,济南坚持质量为民导向,持续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提升市民质量满意度。开展市级高端品牌培育,遴选50余家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指导。依托“泉质贷”平台扩大质量融资服务覆盖面,纳入企业近2000家,已为190家企业授信12.28亿元,实际放贷6.74亿元。同时,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13个项目入选省级试点。(作者:邢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