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华保险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
新华保险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将人才振兴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育项目,系统性提升乡村骨干人才的素养与能力。近期,公司在全国多地联动开展系列精准赋能行动,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人才动能,展现了公司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国企担当与创新实践。
美育浸润,夯实人才根基

图1:授渔计划施秉县教师赴中央音乐学院进修
以美育教育为创新切入点,着力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础。近日,由新华人寿保险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第四期授渔计划“美绘乡村·音画共育”全国乡村音乐美术教师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的12名骨干音乐教师赴中央音乐学院参与系统进修,以美育为抓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人才培育。

图2:授渔计划施秉县教师赴中央音乐学院进修
本次活动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北京市美疆助学基金会、北京授渔计划公益促进中心联合举办。项目以“铸就文化新辉煌,培养乡村新力量”为主题,通过科技赋能音乐教育专项课程,对来自全国27个省份、自治区的300多名乡村音乐、美术教师进行系统化培养。

图3:授渔计划施秉县教师赴中央音乐学院进修
培训内容紧扣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在广度上涵盖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原理与运用、乐器演奏、体态律动、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更在深度上精耕细作理论与实际操作。通过一周的学习培训,有效提高了老师们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组织筑基,提升履职效能

图4:施秉县工会干部在厦门大学培训进修
以高校资源为重要依托,着力增强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夯实乡村人才振兴的组织根基。在新华保险公司党委的指导下,厦门分公司精心策划并协办了施秉县工会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依托厦门大学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理论+实践”双向赋能的复合型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参训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

图5:施秉县工会干部在厦门大学培训进修
培训课程紧密围绕工会工作实际,系统设置理论教学内容,涵盖从工人阶级工作重要论述的宏观视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前沿理论,到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等微观实操内容,层层深入、学用结合。在法治教育环节,通过系统讲授工会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切实增强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同时将生态文明意识有机融入教学全程,助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项目注重以实践深化理论认知,组织学员实地走进福建省机关旧址、厦门总工会旧址,在历史现场感悟工会发展的光辉历程,推动学术理论与历史实践深度融合。培训期间,施秉县工会干部一行还赴厦门新华保险大厦开展交流活动,参观司展厅并进行深度座谈,进一步加深对公司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理解。期间同步举办定点帮扶捐赠仪式与党建共建协议签订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实现从“定点帮扶”到“并肩共建”的重要升级,凝聚起以党建引领工会协同发展的广泛共识。
区域联动,拓宽育人视野

图6:施秉县骨干教师赴浙江培训进修
以东西协作为推进路径,着力拓展教师专业视野,搭建人才振兴的交流之桥。10月21日上午,施秉教师研学公益帮扶项目在海亮科研大厦正式启动,来自施秉县的27名教育管理干部齐聚钱塘江畔,开启沉浸式学习之旅。施秉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浙江分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浙江分公司第三联合党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兼宣传委员,海亮优才教师研修院执行院长到场,共同启动“杭施协作・师者同行”公益赋能行动捐赠仪式。

图7:施秉县骨干教师赴浙江培训进修
项目紧密围绕施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了“理论+实践+研讨”三维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既涵盖“学校战略规划”“教师梯队建设”等宏观议题,也包含“管理效能提升”“教育技术应用”等实操模块,兼顾长远布局与现实难题破解。
在授课方式上,课程采用“专家引领+案例研讨+实地参访+AI实训”的多元模式,让学员通过听取专家讲解、前往海亮感受“科技+教育”融合实践、探访浙江大学汲取创新灵感,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本次研训有效整合优质资源,为施秉教育管理者搭建起“向外看、向内学”的交流平台,助力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地与实践经验的转化,为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未来,新华保险将持续深化人才帮扶工作,完善从美育教师培养到教育管理干部能力提升的全链条支持体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公益资源,推动工作模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从“帮扶”向“共建”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构筑坚实的人才支撑、注入持续的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