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894名滩区群众搬进村台!滩区几代人的安居梦在奔小康路上实现了

金秋九月,黄河滩区上,已是遍地金黄,和煦的微风里裹着丰收的喜悦。在鄄城县三合村村台上,来自旧城镇王庄村的村民已顾不得地里待收的庄稼,大车小车满载着数十年的“资产”,搬进了距离地面5米多的“新家”—— 三合村村台社区。

经过三年的规划建设,9月20日,位于黄河滩区的鄄城县旧城镇的三合村、大邢庄、七街、安庄四个村台安置社区全部投入使用,首批迁建安置村民按照排号顺序,统一“选房”,准备乔迁新居。

9月29日上午,鄄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村台社区”搬迁入住启动仪式在三合村村台举行,即日起,鄄城县22个自然村17894名滩区群众将陆续搬进村台,彻底告别了困住几代人的“水窝子”。

“没想到,俺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看着已经铺设地板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家“别墅”,今年71岁的旧城镇王庄村村民王乃亮瞧瞧这儿、摸摸那儿,楼上楼下跑了三四遍。

从选房那天到今天正式入住,王乃亮整整激动了9天。而能拥有一个稳稳的家,这个愿望他已经整整期盼了62年。

1958年,洪水泛滥淹没了整个村子,当时只有9岁的王乃亮坐着用房梁、麻绳做成的木筏,与家人一起以手作桨,迎着滔滔黄河水,划到了大堤岸边,才得以脱险。“房屋被淹,我们一家只能寄宿在亲戚家,靠着每天不到一斤地瓜干,硬撑了一个月,才等到大水退去。”满目疮痍、庄稼尽毁……,眼前的一幕幕成为王乃亮一辈子的成长记忆。也是从那时起,能有一个安稳的家,成为成为王乃亮最期盼的梦。

看着搬进新房行为举止略显“怪异”的王乃亮,王庄村村支部书记郭保荣难掩眼眶湿润。因为他知道:这一刻,村民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

在郭保荣的记忆中,1982年,黄河再次泛滥,1天涨了近两米高,很多没有房台的房子就只剩下屋顶。“1996年之前,每五年中就有三年闹洪灾,于是就有了‘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恶性循环。”郭保荣说,半辈子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随时会因一场洪水而付之东流,这也成为了滩区群众祖祖辈辈的苦涩记忆。

“黄河滩,黄河滩,洪水一来,房就淹;媳妇窜,孩子窜,窜上大堤,保平安。”一首口口相传的民谣,道出了滩区群众的辛酸。而位于黄河滩区的王庄村,每一次洪灾过后,整个村子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一片狼藉。“从我记事起,俺们整村已经搬迁了三次。村民们搬穷了,也搬怕了。但从这一次搬迁后,就再也不怕大水了。”走在5.2米高的村台上,看着刚搬进新居的村民燃放鞭炮庆祝,郭保荣满脸欣慰。

从三合村村台往北行走不到一公里,便是王庄村。行走在村中,大大小的“沟壑”、“深坑”随处可见,这都是黄河泛滥留下的痕迹。抬眼望去,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是房台高筑,像是一座座“孤岛”,而上面的房屋低矮破旧,与村台上建起的一排排两层小别墅形成鲜明对比。

三合村村台搬迁当天,第一个入住的村民刘春明的家就位于王庄村西头,下了房台便是一处近3米的深坑,当初他与村民就是从这里取土筑台,抵御洪水。走进刘春明的家,不大的院落里建有五间房屋,却挤满了全家11口人。“幸亏两个儿子结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否则根本住不下。”想起以往种种难处,善谈的刘春明一度哽咽。

记者了解到,三合村村台新房分108㎡、144㎡两种别墅户型和36㎡、72㎡两种楼房户型。按照国家政策,搬迁的村民,每人补贴3.49万元。而刘春明家花了12万元便分到了两套144㎡的新房。“这两套房留给两个孩子,我轮着住。”刘春明一遍遍打量着自家的新房,水电气暖一应俱全、二层小别墅还带院子。村台上还配有幼儿园、小学、商业店铺、创业车间等公共设施。“原来总怕被水淹,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如今不一样了,得好好添置一番。”刘春明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这是俺家的全家福,把它擦干净了挂新房里去,等过年人到齐了,在俺新家大门口再拍一张。”与刘春明一样,张发财、宁素珍老两口一拿到钥匙,就小心翼翼地摘下挂在老屋上的全家福,拿上用床单包起的铺盖、被褥等,骑上电动车向1公里外的村台驶去。“老家具都不要了,住新房、买新家具、过新生活。”张发财一口气说了三个“新” 字,话语间充满了幸福感。

安居不仅改善了滩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更是提升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对生活的信心。用刘春明的话说,现在感觉腰板都比以前直了。

日日等,夜夜盼,随着王庄村209户村民喜迁新居,鄄城县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在这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中,变为了现实。

据菏泽市委副书记、鄄城县委书记张伦介绍,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涵盖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易地扶贫搬迁、村台建设和居民外迁四类项目,其中滩区居民迁建村台安置工程项目,涉及旧城镇22个自然村,户数5721户、17894人,共规划建设了大邢庄、七街、安庄、三合村4个村台安置社区,配备了标准卫生室、幼儿园、完全小学、服务中心等设施。目前,四个村台社区全部高质量建成,完全具备入住条件。至此,全县黄河滩区4.1万名群众即将告别千百年的“水窝子”,全部搬入新居。

房子有了,还要考虑生计问题。据郭保荣介绍,作为安置人口最多的三合村村台社区,建有两个大型超市、两个创业车间和一个酒店,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工作岗位,每年至少40万的租金全部划到三合村台社区集体所有,村民不用交物业费。

最近,郭保荣经常会绕着老村转两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将王庄村复垦后的200多亩地流转出去,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通过打工还能挣份工资,保证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有钱挣,不断增强滩区群众脱贫致富能力,降低了返贫的危险。

鄄城县“边迁建、边脱贫”的路子,切实解决了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夕阳西下,三合村村台上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房,如诗如画。村民们正在享受着搬进新家的喜悦。“这么些年了,都没有今天住进新家这么踏实。”王乃亮说出了滩区几代人的心里话。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丁秋松 房正   报道)

Array ( [807256] => Array ( [2] => Array ( [0] => 滩区 [1] => 三合 [2] => 刘春明 [3] => 村民 [4] => 王庄村 ) [4] => Array ( [0] =>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 )

编辑:soul    责任编辑: 崔德梅     值班主编:邱霞

//百度推送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中国站长站点击统计-jnnc var zzspan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zzspan.setAttribute("id","cnzz_stat_icon_166736"); zzspan.setAttribute("style","display:none;"); var zz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zzscript.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 zzscript.src = curProtocol+'://s13.cnzz.com/stat.php?id=166736'; zzspan.appendChild(zzscript); document.body.appendChild(zzspan); //中国站长站点击统计-news var zzspan1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zzspan1.setAttribute("id","cnzz_stat_icon_171864"); zzspan1.setAttribute("style","display:none;"); var zzscript1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zzscript1.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 zzscript1.src = curProtocol+'://s13.cnzz.com/stat.php?id=171864'; zzspan1.appendChild(zzscript1); document.body.appendChild(zzsp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