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东省属企业上半年营收和资产总额持续双增长
7月23日,省国资委公布省属企业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在全国32个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中,不包括直辖市,山东省属企业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均居第一位;利润总额、净利润均居第二位,持续保持前列。
从经济规模看,上半年省属企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上半年,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持续双增长。15户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山东黄金、浪潮集团等9户企业增速在5%以上。22户企业资产总额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华鲁集团、山东铁投、中泰证券等12户企业增速在5%以上。浪潮集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2亿、同比增长72%,表现十分亮眼。
从经营效益看,回暖趋势明显。上半年,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6.9亿元,16户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重点企业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山东重工实现利润总额149.7亿元、同比增长6.9%,山东高速实现利润总额101.5亿元、同比增长5.6%,山东黄金实现利润总额42.2亿元、同比增长55.1%。省属企业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54亿元、同比增长7.9%,经营创现、自我造血能力显著回升。
规模指标保持增长,效益指标明显改善,与今年以来省国资委、省属企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密不可分。从政策端看,今年以来,省国资委修订完善科技创新考核细则,将科技创新在改革绩效考核中的权重从12.5%提高到33%,从制度层面加大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同时,遴选一批高成长潜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及项目,开展省属企业“育新行动”。
这个过程中,省国资委遵循项目研发过程和企业成长规律,对于一些新技术、新模式催生的新项目和新企业,原则上按照小试—中试—产业化这一发展过程,将育新企业和项目分为A、B、C三个培育阶段,设置不同的培育机制和方式,各培育阶段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成熟一批、递进一批。
从数据看,上半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03.6亿元,主要投向机械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行业,三新营业收入和新产品产值持续保持增长,其中,三新营业收入1521.9亿元、同比增长55.5%,新产品产值1126.1亿元、同比增长11.7%。从企业的市场反馈看,山东重工推出高阶智能重卡等高科技产品,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242%。鲁商集团开展联合科技攻关,生物大分子原料制备及产品开发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东国投、山东发展等企业战略新兴板块收入、利润同比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海外市场,面对全球市场紧缩,省属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布局优化,实现出口产品收入607.3亿元,展现出山东国资国企的韧性。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上半年,省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719.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山东高速、山东铁投固定资产投资超100亿元,山东能源、山东重工、山东黄金超50亿元,山东海洋、山钢集团、华鲁集团等12户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0%。(记者 陈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