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东发布通知持续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持续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

鲁减办发〔2024〕6号

各市减灾委员会,各市人民政府安委会,省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

山东省气象台6月17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受大陆暖高压脊影响,预计17—21日我省大部地区无明显降雨,鲁西北、鲁中和鲁南地区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高温气象风险等级高,其中18—21日,中西部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部可达40℃。具体预报如下:17日最高气温:滨州、东营、德州、聊城、菏泽、济宁、济南、淄博北部和潍坊北部35~37℃,南部沿海地区25~28℃,其他地区32~34℃。18—21日最高气温:滨州、东营、德州、聊城、菏泽、济宁、济南、淄博北部和潍坊北部37~39℃,局部可达40℃,南部沿海地区23~28℃,其他地区30~37℃。为进一步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防范应对责任。今年高温天气形势比较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武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周乃翔省长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天气预报预警,有效防范应对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6月10日下午,省政府召开紧急视频会议,明确责任要求,部署任务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高度重视此次高温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灾减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二、加强监测研判,增强天气预报精准度和预警时效性。气象部门要加密预报预警频次,各级应急管理、公安、民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能源、电力、黄河河务、海洋等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加强对预警性、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做到底数清。要及时广泛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普及防灾知识和安全避险技能,特别要关注城乡结合部、福利机构、偏远乡村等信息薄弱环节,充分发挥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等作用,确保预警信息覆盖全面、接收及时、不留死角。

三、细化措施,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秩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度夏。一是突出抓好防暑降温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对高温作业场所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防暑降温有关管理规定,强化作业场所防暑降温措施,科学安排高温、露天和高空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产安全。二是突出抓好能源保供和民生保障。加强对电网运行情况的监测,做好电力调度,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和公共场所用电;强化电网巡查检修,防范因电力设施超负荷运行引发的火灾、停电等事故。强化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管网检修维护,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狠抓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加大对燃气管道特别是老旧燃气管道的巡检力度,保障燃气供应,坚决杜绝燃气事故发生。重点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统筹安排,抓好抗旱防汛工作。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省高温少雨天气仍将持续,旱情将进一步发展,给当前春播作物生长、夏播作物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农业部门要切实把抗旱保夏种、促夏管作为工作重点,坚持收种并重,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准备,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旱浇灌、抢时播种;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沟通配合,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科学抗旱关键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水利部门要密切监测墒情旱情发展变化,加强对抗旱水源的统筹调度,积极协调水利部和黄委,加大抗旱引黄力度,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各项抗旱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当前旱情发展态势,加强会商研判,强化抗旱水源管理和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同时,当前我省正处于汛期,要严防“旱涝急转”,坚持抗旱和防汛两手抓,扎实做好备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五、控管结合,狠抓森林防灭火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高温天气不利影响,在有效降雨来临之前,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火源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严防森林火灾发生。要严格林区野外用火管控和林内生产用火审批,高森林火险时段要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和林区动火作业。对可能出现极高火险苗头的林区或不放心的单位,特别是旱情严重的重点林区,务必要采取超常规手段,坚决避免野外用火叠加高温天气引发森林火灾。各级各类护林、扑救队伍要继续带装巡护、靠前驻守,随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准备,做到常备不懈、科学应对、高效处置。

六、深化隐患排查,扎实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教育领域,要突出抓好学生防溺水工作,要强化水库、河道、湖泊、塘坝、机井、建筑工地水池、废弃矿坑等安全防护措施,全面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逐一落实溺水安全防范措施、警示标志,压实安全责任制,确保责任到岗到人;要突出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等重点人群,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安全教育,坚决避免溺水亡人事件。消防领域,要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物流仓储、“九小场所”、群租房、老旧小区、家庭作坊、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重点场所,扎实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危险化学品领域,要从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着手,督促企业妥善保存遇高温、潮湿、雷电等易发生事故或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加强对储罐、仓库、压力管道等重点部位监管,针对性地加强防超温超压管理,防止因温度、压力升高导致罐、桶、钢瓶、管道等破裂引发事故。建筑施工领域,要督促企业把防暑降温作为重点,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施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道路交通领域,要加强夏季安全行车教育,强化运输车辆状况检查,加大重点车辆特别是“两客一危”和城市公交车辆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车辆自燃防范措施和高温时段运输危险化学品相关规定。有限空间作业领域,要全面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管控,依法严查有限空间作业未审批和未按照“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原则擅自开展作业等行为,严防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发生。其他行业领域,要严格执行高温条件下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落实落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高温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七、强化应急值守,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要上岗到位,加强调度督导,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各基层一线工作责任人和信息员、网格员要做好巡查防守、灾情险情早期处置等工作。要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严格执行 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上报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对重点部位要提前预置救援力量,确保一旦遇到险情,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处置,将人员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请各市减灾委员会、各市人民政府安委会、省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将6月10日以来的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情况(做好防暑、防汛抗旱、保供、安全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措施、工作经验、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下一步打算),于6月18日17时报省减灾办。

联系人及电话:崔建军,0531-51787818

电子邮箱:sdsjzwbgs@163.com

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17日

Array ( [886497] => Array ( [2] => Array ( [0] => 山东 [1] => 高温 ) [4] => Array ( [0] =>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 ) )

编辑:崔德梅    责任编辑: 许润桐     值班主编:邱霞

//百度推送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中国站长站点击统计-jnnc var zzspan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zzspan.setAttribute("id","cnzz_stat_icon_166736"); zzspan.setAttribute("style","display:none;"); var zz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zzscript.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 zzscript.src = curProtocol+'://s13.cnzz.com/stat.php?id=166736'; zzspan.appendChild(zzscript); document.body.appendChild(zzspan); //中国站长站点击统计-news var zzspan1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zzspan1.setAttribute("id","cnzz_stat_icon_171864"); zzspan1.setAttribute("style","display:none;"); var zzscript1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zzscript1.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 zzscript1.src = curProtocol+'://s13.cnzz.com/stat.php?id=171864'; zzspan1.appendChild(zzscript1); document.body.appendChild(zzsp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