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东外事办开展“外事惠乡村”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12月30日(星期三)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外事系统“深化‘外事+’行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省外办副主任孙业宝就“外事办开展了“外事惠乡村”工作,省外办是如何把外事与乡村联系起来,目前已经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回答了记者提问。
孙业宝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东的政治任务。为认真落实全省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省外办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下大力气推动外事资源下沉,做好外事资源赋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大文章,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外事系统开展外事惠乡村工作。
一是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引领全省外事系统开展惠乡村工作。紧密围绕外事部门的职能和优势,先后赴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德州市、潍坊市等开展调研,积极谋划、大胆创新,研究提出《外事惠乡村工作方案》印发16市外办,引领全省外事系统开展外事惠乡村工作。在我办的带动下,潍坊市外办出台了《外事惠乡村直通车工作方案》,确定了当地开展惠乡村工作规划。东营市外办积极推动“黄河口(利津)全产业链现代高新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利用渠道优势帮助园区打造6万亩节地、节水、智慧、高效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济宁市外办联合市农科院先后赴泗水县等闲谷艺术小镇项目、漕河镇点烟乡村振兴项目、兖州区颜店镇前张海村等开展调研工作,研究提出帮扶的具体举措。
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建立外事惠乡村数据库。建立了三个农业农村领域外事信息数据库,一是人员信息库。在各市县设立外事惠乡村联络员183人,汇总整理农业农村领域涉外专家77人信息。二是项目信息库。广泛征集县市区对外合作需求107项,农业农村精品项目184项,各市特色农业外事活动15项。三是智库信息库。全面调研我省高校、科研院所24家乡村振兴研究机构信息,建立乡村振兴研究机构信息库。摸清全省农业农村领域外事资源和对外合作需求,为下一步在重大外事活动、出访来访中进行专题推介、合作对接等打好基础。
三是发挥职能优势,开展线上线下农业国际交流活动。组织省农业农村厅、潍坊市、烟台市等举办中国山东省—日本新潟云端惠农业”线上国际交流活动,为双方开展农产品进出口合作牵线搭桥。邀请哈萨克斯坦贸易与一体化部、努尔苏丹市农业部门与我办、省农业农村厅等共同举办“山东省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食品交流会”,双方30多家企业就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农用机械等领域合作进行交流对接。与友城举办了“中国山东省—德国巴伐利亚州食品产业直通车”线上交流活动,协助省农业农村厅、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举办“对话山东—中日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交流洽谈会”, 协助省农业农村厅承办“2020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云上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外交部大使、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副省长于国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波黑、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等14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出席活动。
四是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举办“农业丝路先锋”培训系列活动。我办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将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人才学院作为“山东省外事惠乡村人才培训基地”,遴选16市乡村振兴带头人、农产品进出口企业负责人500人,在潍坊举办三期“农业丝路先锋”培训班,邀请资深外交官、友城驻华代表、农业对外合作专家等作为授课老师,为学员介绍国外乡村建设情况、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农业外经贸知识等。培训班结束后,我办组织“农业丝路先锋”培训走进平度、淄博、临沂系列活动,将培训送到县市区,参训人员超过500人。通过 “农业丝路先锋”培训系列活动,共计超过1000名乡村振兴带头人不出国门就了解了国外的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帮助我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优化理念、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