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安排1415亿元支持8000多个公共卫生医疗项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下午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情况。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在2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2016年-2020年国家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的投资达到1415亿元支持包括像疾控中心建设等8000多个公共卫生的医疗项目,比“十二五”总投资增加了23%。基本建立了以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专业的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以全民参与为支撑,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三部委又印发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重点加强疾控体系现代化,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公共设施平战两用的改造试点等方面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这些都为提升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国成功应对了像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这次应对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是对我们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疫情防控斗争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及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确定的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立足更精准、更有效的“防”,抓紧补短板、补漏洞、强弱项,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监测预警,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有力维护人民健康。